版权所有©恩阳古镇旅游景区 | COPYRIGHT EYGZLY.CN 2019
绵阳金石文化全案策划
景区文化 - 历史文化
栏目
  • 历史文化
  • 民俗文化
  • 红军文化
  •    一、远古遗址

      古镇恩阳,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。1976年,在原巴中县西南54公里的酒店乡,即古镇恩阳辖区的方池垭东侧80米处,发现了远古遗址,其文物遗存南北长270米,东西宽100米,总面积2.7万平方米。当时,是农民改土发现陶片和石器,文物部门前往考查时,已遭到破坏,仅收集到磨制石器和陶片。后经省、地、县联合组成文物考查队前往挖掘,收集陶片、石磨制器等170余件。经文物专家鉴定,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并将这一远古遗址命 名为“月亮弯遗址”。


      二、六朝郡县
      古镇恩阳,乃六朝郡、县之故城。从公元525年设义阳郡及义阳县于今恩阳镇红梅村樊家梁,到583年罢郡;598年改义阳县为恩阳县,治今恩阳镇;1283年省恩阳县入化成县;1933年到1935年又置仪阆县和恩阳县。先后设置郡、县政权机构达761余年。其建置梗概是:
      南北朝
      梁普通六年(公元525年)分汉昌地置义阳郡及义阳县,郡、县同治,治所在今恩阳镇红梅村樊家梁(20世纪50年代在樊家梁修塘库时发现掩埋的城池、房茔、瓦砾、陶片等文物遗存),属巴州。是恩阳建县之始。(见《寰宇记》、《元和郡县志》及《元丰九域志》)
      北魏沿袭梁朝建置
      西魏废帝二年(公元553年),以义阳郡属江州(设于今苍溪县万安乡的方山);恭帝二年(公元555年),将义阳郡改属万州(设今达县桥湾乡)。(见《寰宇记》及《中国地名词典》)

    北周天和二年(公元567年),废万州,义阳郡又改属巴州。(见《寰宇记》)

      隋代

      开皇三年(公元583年),罢义阳郡。(见《寰宇记》)

      开皇十八年(公元589年)改义阳县为恩阳县,从樊家梁移治于今恩阳老场。(见《寰宇记)。恩阳千佛岩有隋“普济”题刻。恩阳大石坎有唐贞元石刻《隋恩阳县》。

      唐代
      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将静州从今旺苍县普济乡移治今恩阳镇飞凤村,恩阳县属静州。(见《寰宇记》)
      贞观二年(公元628年),省恩阳县。万岁通天元年(公元696年)又复置恩阳县,治今恩阳老场。(见《旧唐志》)
      前蜀和后唐(公元907年-公元936年),续置恩阳县,治今恩阳老场。

      宋代

      两宋沿袭唐制,仍设恩阳县,治今恩阳老场,属巴州。熙宁二年(公元1069年),七盘县(治今花丛镇棋盘村)省入恩阳县,领七乡。(见《舆地广记》及《九域志》)

      元代
      至元二十年(公元1283年),省南江、恩阳两县入化成,治今巴州区巴州镇。(见《元志》)

      中华民国

      1932年冬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陕南入川。1933年1月23日,解放了巴中县城。同年6月16日解放了恩阳河以西地区,建立了仪阆县,同年八月建立恩阳县苏维埃政府设今恩阳镇。仪(陇)南(部)战役获胜后,建立了仪陇、阆中、恩阳县苏维埃政府,三县政府机构均设恩阳镇。仪阆县不复存在。1935年3月下旬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北上抗日,撤离恩阳,苏维埃政府亦同时撤销。

      中华人民共和国

      ①属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巴中县恩阳镇(1950年1月18日,设立署区、专区、县、镇/乡、村五级制。归达县专区巴中县管辖)。

      ②属四川省达县地区巴中县恩阳镇(1953年,设立省、地区、县、镇/乡、村五级制。1993年7月5日,达县易地区名达川)。同年,巴中撤县升地区,作巴中地区。

      ③属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(2000年6月,改立自治区/省、市、区/县、镇/乡、社区/村五级制。归巴中市巴州区管辖)。

      ④属四川省巴中恩阳区(2013年1月,设立恩阳区,区治位于今恩阳区登科街道)。

    TEL:0827-3369109
    恩阳古镇旅游景区版权所有 | 绵阳金石易佳全案策划
    相关内容信息版权归景区所有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!
    为了您的浏览质量,请您跳转是PC端网站!

    立即跳转